近年来,在学校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心理学学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科研经费不断增加,学术论文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工作条件显著改善。四大学术研究方向都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继续保持省内领先的势头。近几年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逐年增加。
本学科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医教康结合”干预模式,将医学诊断和治疗与康复干预、特殊教育、心理行为矫治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高成效的治疗结果。依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损伤重点实验室”,组建了儿童心理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康复教育三大平台。通过近几年的学科建设,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形式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及学术特色。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言语及语言发育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病率逐年增高,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影响人口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A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目前研究表明ASD是一种复杂的与多个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有关的神经发育障碍。多数人认为ASD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免疫因素等多个方面,但分别根据上述发病机制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并未取得公认的临床疗效,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疗效评估尤为重要,为解决这些难题,加强儿童心理学科研团队的协作,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投入,加快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